世界卫生组织(WHO)早就认识到安全,特别是生物安全,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问题,因此早在1983 年就出版了《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》(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)第1 版。该手册鼓励各国接受和执行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,并鼓励针对本国实验室如何安全处理致病微生物制订操作规范。1983 年以来,已经有许多国家利用该手册所提供的专家指导,制订了生物安全操作规范。该手册的第2 版于1993 年出版。
在该手册第3 版中,WHO 将继续发挥她在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领导作用,阐述新千年所面临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问题。该手册第3 版自始至终强调了工作人员个人责任心的重要作用,并在下列几个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:危险度评估、重组DNA 技术的安全利用以及感染性物质运输。世界上最近发生的事件表明,由于蓄意滥用和排放微生物因子和毒素,公共卫生正受到新的威胁。因此,第3 版也介绍了生物安全保障的概念——保护微生物资源免受盗窃、遗失或转移,以免因微生物资源的不适当使用而危及公共卫生。第3 版中还包括了1997 年WHO 出版的《卫生保健实验室安全》(Safety in Health-Care Laboratories)中有关安全的内容。
WHO《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》第3 版对各个国家都是有益的参考和指南,它可以帮助制订并建立微生物学操作规范,确保微生物资源的安全,进而确保其可用于临床、研究和流行病学等各项工作。
主要内容包括:
第1 章 总则
第一部分 生物安全指南
第 2 章 微生物危险度评估
第3 章 基础实验室——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
第3 章 基础实验室——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
第4 章 防护实验室——三级生物安全水平
第5 章 最高防护实验室——四级生物安全水平
第6 章 实验动物设施
第7 章 实验室∕动物设施试运行指南
第二部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
第 9 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的概念
第三部分 实验室设备
第 10 章 生物安全柜
第11 章 安全设备
第四部分 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
第 12 章 实验室技术
第13 章 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
第14 章 消毒和灭菌
第15 章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
第五部分 生物技术介绍
第 16 章 生物安全和重组DNA技术
第六部分 化学品、火和电的安全
第 17 章 危害性化学品
第18 章 其他实验室危害
第七部分 安全组织和培训
第 19 章 生物安全官员和安全委员会
第20 章 后勤保障人员的安全
第21 章 培训规划
第八部分 安全清单
第 22 章 安全清单
第九部分 参考文献、附录和索引
附录1 急救
附录2 工作人员的免疫接种
附录3 WHO 生物安全合作中心
附录4 设备的安全性
可能产生危害的仪器设备
附录5 化学品:危害与预防